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ag百家了有什么技巧 > 新闻动态 >
河内多所高校国际政治专业教师对越南历史教材表示担忧,认为教材对1979年中越战争的描述严重不足,甚至未将其列入考试范围,导致学生普遍对此缺乏了解。
河内私立中学历史教师阮玉琴指出:
学生们缺乏学习边境战争的积极性,原因在于其与考试内容无关。
越南对中越战争的历史叙事为何有所保留?
中越边境战争的历史,简述不过十余行。
据悉,越南大学入学考试通常在1月底进行,恰逢中越战争周年纪念日前几周。河内高级学院国际政治讲师恒某(不愿透露姓名)表示,学期末是回顾1979年中越战争的绝佳时机,但他无法与学生们深入探讨这场战争。
学期末考试无法涵盖此事,越南校方也迟迟未决定是否将其纳入教学内容。面对学校的沉默,恒某感到非常失望。
他提到,越南的中学生从六年级到七年级学习中国近千年历史,教学内容以历朝历代战争为主线,这种战争史的学习一直持续到高一,但却始终回避了1979年中越战争。
恒某指出:2001年版书籍在结尾用二十四行文字描述了这场战争,而2018年版则精简至十一行。
部分高等院校的历史学者曾倡议修订历史教材,尤其关于1979年那场战争的详细记述,但这一建议长期未获重视。
越南国内媒体上,关于那场战争的公开讨论屡见不鲜,但系统的历史教育至今缺失。专家指出,全面重述和纪念这场战争,难度极大。
恒某坦言,教学中常遇难题,课堂讲解此类内容难以奏效,学生也难以集中注意力。为帮助学生理解,化解教学困境,他建议学生阅读俾斯麦的《思考与回忆》并展开讨论。
不少高校教师,例如恒某,正积极帮助越南大学生弥补知识短板,这种做法在高校教师群体中并非个例。
一位来自越南,主修国际关系专业的三年级学生说道:
官方消息显示,越南学生最主要的留学目的地是中国,但中越1979年边境冲突仍是双方之间较为敏感的话题。
越南全国高考历史科目中,官方有意排除“1979年中越战争”的相关内容,并未将其纳入考试范围。
阮玉琴老师,一位河内历史教师,解释道:由于边境战争并非考试科目,学生们缺乏学习这方面知识的积极性。
教师们认为,越南教育部门对此事的故意淡化处理,致使许多学生对此并不知情,也无法了解事件的具体细节。
越南共产党甚至后来对宪法中部分措辞进行了修改或删除,这些措辞带有敌对意味。
这段文字刻意回避了“战争”的直接表述。
1980年,越南宪法序言中明确将中国定义为“越南的直接和危险的敌人”,黎笋政府以此为重要理由,加剧反华行动。那时,越南共产党对中国的敌视已达到极点。
随后,越南黎笋政权再次挑衅,悍然侵占法卡山、扣林山以及老山等中国领土。 迫于无奈,中央军委果断决定轮番抽调十大军区部队进驻老山地区,坚决收复被越军侵占的土地。
历时近十年的战争,使越南经济持续恶化,无力支撑巨大的军费开支。迫于压力,时任越南领导人阮文灵寻求与中国和谈,以期结束战乱。为此,1988年河内修订的1980年宪法中,刻意删除了“越南的直接和危险的敌人是中国”的表述,为中越关系正常化创造条件。
通过越南高层人士的透露,得知中越边境战争相关内幕:1980年至1987年间,河内政府为恢复与北方友好邻邦的正常外交谈判,曾多次尝试公开和秘密的外交途径,但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。
老山战争收尾前,中国已暗中调兵遣将,作战目标双重:一,收复被侵占的中国领土;二,进行大规模军事演练。战略核心是“消耗战”,旨在将越军在此彻底耗尽。
越南发起的这场战争,最终的结束却掌握在中国手中。面对越南多次提出的恢复正常化谈判请求,中国方面始终未予回应,此举意在警示越南,使其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军事实力。
越南方面资料称,1988年3月中国控制了越南所称管辖的南沙群岛部分地区。然而,南沙群岛是南海最大的岛群,越南长期抱有扩张意图,屡次在南沙群岛主权问题上制造冲突,试图侵占属于中国的这片领土。
1988年3月14日,中越两国在南海发生军事冲突。这场海战的起因,是南海蕴藏着规模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,储量据估计超过445亿吨。越南的军事行动,正是意图染指这片富饶的海域。
这场南沙海战仅持续28分钟,越军便以超过90人的伤亡代价(含20余人死亡,74人失踪)惨败收场。中国外交部当天即向越南驻华大使馆递交抗议照会,严正声明:越方舰船非法入侵中国南沙群岛海域,中方船只行为纯属自卫反击,要求越方立即停止在南沙群岛的武装挑衅,并重申中国保卫领海主权的坚定决心。
越南小学低年级就开始进行“岛屿教育”,强调其对南沙群岛和黄沙群岛的主权。然而,越南历史专业学生需客观理解中越两国间的领土边界划定,避免有意曲解历史事实。
越南高层表示:
越南诸多博物馆对“战争”的描述有所回避,尤其涉及1979年中越边境冲突。那些在冲突中牺牲的越南士兵,官方叙事中甚至鲜有“英雄”的称谓,民间纪念活动则相对较多。
越南领导层认为,尽管1979年迫使中国军队撤军,但越南官方媒体和历史教材并未将其定义为军事胜利,也未提出任何赔偿要求。
越南当局此举缘何?莫非是惧怕中国?
三、中国提供的援助
众所周知,1979年的中越边境战争,是中国被迫进行的自卫反击。这场战争的起因是越南方面持续在中国边境制造流血冲突,导致我国边民伤亡事件累计超过千起。
初步统计显示,1974年至1978年8月初,越南武装人员共计侵犯中国领土,制造流血冲突3398次,其中未包含部分损失较轻的边民未予上报的情况。
1978年9月至1979年2月17日前,越南军队侵占中国领土超过160处。其中,1978年8月28日浦念岭和1978年11月1日广西靖西庭毫山发生的冲突,尤为惨烈,震惊世界。
越南政府实施排华政策,激起中国政府强烈不满,最终导致中国军队采取军事行动。
1979年2月17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22.5万人进入越南境内作战,历时28天后结束战斗,宣布对越自卫反击战取得阶段性胜利,部队凯旋。
中国对越军事行动,重创了越南大量的军事和政府设施,并造成大量民房损毁。 部分越南民众难以置信,这竟出自曾经友好往来的中国之手。
黎笋政府始终否认,越南境内众多军事设施、民用建筑、桥梁和公路,系由中国派遣八万名工兵冒着风险建设而成。甚至连越南士兵日常食用的稻米、使用的茶缸都源自中国。
史料显示,1950年到1978年间,中国对越南的援助总值达203.6845亿人民币。这些援助涵盖多个领域,具体包括:500万吨粮食、200万吨石油、3.5万辆汽车、600余艘船只,以及213.8万挺枪械和7万余门大炮等军事物资。
此外,提供了约14亿元人民币的无偿援助,以无息贷款的形式发放。
中国对越南的援助规模空前绝后,然而越南却恩将仇报,不仅不思报恩,反而试图取代中国的地位,这种忘恩负义的行径令人震惊。
越南若想彻底澄清历史,不仅需就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作出说明,更需解释其战争爆发的前因后果。
越南回避“战争”字眼,仅向美法索赔,而不向中国索赔的原因在于:中国在越南的建设和物资援助,最终还是由中国自行承担损耗,与越南自身利益无关。因此,越南既没有理由,也不敢提出索赔要求。
